1.2001年4月《青島海洋大學學報(英文版)》編輯部成立,隸屬學校學報編輯部。
2.2002年4月《Journalof Ocean University of Qingdao》創刊(刊號ISSN1672-5182,CN37-1415/P)。第一屆編委會成立。主編:文圣常;副主編:管華詩、馮士筰、翟世奎、李鳳岐、嚴國光;國際編委:谷口旭(日本)等五國10名專家;國內編委:董雙林等30人。
3.2004年1月《Journalof Ocean University of Qingdao》更名為《Journal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》。
4.2004年3月彭垣任學校學報編輯部副主任(同時負責英文版工作)。
5.2005年4月第二屆編委會成立。主編:文圣常;副主編:李華軍、劉秦玉、宋微波、王琳、彭垣(常務)。編委:AkiraTaniguchi等31人。
6.2005年《Journal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》由半年刊改為季刊。
7.2005年5月鮑洪彤任學校學報編輯部主任。
8.2006年4月與科學出版社簽署加盟協議,2007年正式實施。
9.2006年5月與德國Springer公司簽署協議,國際發行由該公司代理,從2007年正式實施。
10.2007年4月《中國海洋大學學報(英文版)》編輯部隨學校學報編輯部搬遷至八關山(原測試中心樓),嶗山校區行遠樓二樓設立值班室。
11.2007年6月《Journal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》被遴選為“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”,即為中國科技核心期刊。
12.2007年6月與青島市郵政局報刊發行分局簽訂協議,2007年起學報英文版期刊從郵局發行。國內郵局發行代號24-89。
13.2009年3月新開辟“博士論壇”,校學位委員會同意,在該論壇刊登的論文,申請本校博士學位時等同于SCI。
14.2009年10月董雙林、鮑洪彤、彭垣、楊官品等在上海與SCI期刊發展部副總裁JamesTesta會面,標志著《Journal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》邁上了一個新臺階。
15.2010年12月《中國海洋大學學報(英文版)》編輯部隨期刊社整體搬遷至嶗山校區辦公。
16.2011年8月第三屆編委會成立。主編:文圣常;副主編:董雙林、李華軍、劉秦玉、麥康森、吳立新、趙美訓、鄭全安等。編委:BarbaraRasco等88人。
17.2011年8月季德春任《中國海洋大學學報(英文版)》編輯部副主任,主持工作。
18.2012年《Journal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》被SCI收錄。
19.2012年11月榮獲“第四屆中國高校精品、優秀科技期刊獎”。
20.2012年12月榮獲“2012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”。同期,被遴選為教育部“高??萍计诳饭こ獭笔着?/FONT>14個期刊之一。
21.2013年11月《中國海洋大學學報(英文版)》網站榮獲第二屆中國高??萍计诳瘍炐憔W站獎。
22.2013年12月榮獲“2013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”。
23.2014年《Journal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》由季刊改為雙月刊。
24.2014年4月榮獲“第二屆山東省新聞出版優秀集體獎”。
25.2014年6月JCR發布《Journal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》首個影響因子為0.381。
26.2014年10月榮獲“第五屆中國高校精品科技期刊獎”。
27.2014年12月榮獲“2014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”。
28.2015年4月榮獲2015年度科學出版社“期刊出版質量優秀獎?!?/FONT>
29.2015年11月榮獲“第一屆中國高校優秀英文期刊獎”。
30.2015年12月榮獲“2015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”。
31.2016年10月榮獲“2016年度中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”。
32.2016年11月榮獲“2016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”。
33.2017年5月《Journal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》被收錄為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(CSCD)來源期刊。
34.2017年11月榮獲“2017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”。
35.2018年11月榮獲“2018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”。
36.2019年5月第四屆編委會換屆,名譽主編:文圣常,主編吳立新院士,常務副主編李三忠教授、楊官品教授。
37.2019年6月JCR發布《Journal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》最新年度影響因子0.699。
38.2019年6月季德春任學報英文版編輯部主任。